微纳加工
在硅片上加工盲孔阵列(Blind Hole Array)是MEMS、3D封装、TSV(硅通孔)等领域的核心工艺之一。盲孔(未穿透硅片的孔)的加工需要高精度控制深度、侧壁形貌和底部平整度。以下是详细的加工流程与技术方案:
1. 盲孔阵列加工流程
(1) 设计与掩膜准备
设计参数:
孔径:1 μm ~ 100 μm(取决于应用)。
孔深:通常为硅片厚度的10%~90%(需避免穿透)。
阵列排布:方形/六边形密排,间距≥1.5倍孔径以防塌陷。
掩膜版:
使用铬(Cr)或氧化硅硬掩膜,图形化为孔阵列图案。
(2) 硅片清洗与预处理
RCA清洗:去除有机/金属污染(SC1+SC2)。
表面活化:氧等离子处理(增强光刻胶附着力)。
(3) 光刻图形化
旋涂光刻胶:正胶(如AZ 4620)或负胶(SU-8),厚度需大于目标孔深(如孔深50 μm需胶厚60 μm)。
曝光与显影:
紫外(UV)曝光:适用于>5 μm孔径。
电子束(E-beam):用于亚微米孔径(需邻近效应校正)。
(4) 刻蚀工艺
① 干法刻蚀(DRIE - Bosch工艺)
工艺参数:
刻蚀气体:SF₆(各向同性刻蚀)。
钝化气体:C₄F₈(保护侧壁)。
循环比例:刻蚀:钝化≈5:3(控制侧壁波纹“Scalloping”)。
深度控制:
通过刻蚀时间调节(速率~2-10 μm/min)。
激光干涉终点检测(精度±1 μm)。
② 湿法刻蚀(各向异性)
溶液:KOH(30wt%,80℃)或TMAH(25wt%,90℃)。
特点:
形成54.7°侧壁角(Si(100)面)。
需SiO₂/Si₃N₄掩膜(KOH不腐蚀氮化硅)。
(5) 刻蚀后处理
去胶与清洗:
O₂等离子灰化去除残留胶。
HF漂洗(去除刻蚀副产物)。
底部平坦化:
浅孔(<10 μm):CMP抛光。
深孔:短暂回刻(如RIE过刻5%深度)。
在硅片上加工盲孔阵列需根据 孔径、深度、材料 选择匹配的刻蚀技术。DRIE 是高深宽比盲孔的首选,而 湿法刻蚀 适合低成本批量加工。关键是通过 掩膜优化、参数调谐和终点控制 实现高一致性,最终满足MEMS、3D封装等应用需求。
苏州原位芯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©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8093号-6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439号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