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纳加工
在MEMS(微机电系统)制造工艺中,光刻胶(Photoresist)的选择与使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,直接影响光刻过程的成功与否。光刻胶用于定义微结构图形,作为掩模保护层在随后的刻蚀或镀膜步骤中起到屏蔽作用。为了确保图形的精确度和制造的成功,选择合适的光刻胶并优化其使用工艺是必不可少的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来讨论光刻胶使用的关键步骤。
一、光刻胶使用的关键步骤
基底准备
基底表面需洁净无污染,以确保光刻胶的均匀涂覆和良好附着。常用的基底清洗方法包括piranha清洗(H₂SO₄ + H₂O₂)和RCA清洗,或者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提高表面洁净度。
旋涂(Spin Coating)
旋涂是常用的光刻胶涂覆方法。通过调节旋转速度和时间,可以控制光刻胶的膜厚。通常,旋转速度越快,膜厚越薄。
例如,正胶AZ系列的旋涂速率在3000-5000 rpm之间时,可获得约1 µm的膜厚。
软烘(Soft Bake)
涂覆光刻胶后,需进行软烘(软烘温度通常为90°C-100°C,持续1-2分钟),以去除光刻胶中的溶剂,确保光刻胶干燥并具有适当的粘附力。
曝光
曝光步骤使用掩模版和曝光光源对光刻胶进行图形曝光。根据光刻胶的类型,曝光波长与时间需适当调整,以确保光刻胶的光化学反应充分进行。
后烘(Post Exposure Bake)
曝光后,一些负胶(如SU-8)需要进行后烘(后烘温度为95°C左右,持续1-3分钟)以加速光化学反应并增强图形的稳定性。
显影
曝光后的光刻胶需要进行显影,正胶显影会去除曝光区域,负胶则保留曝光区域。显影液的选择应与光刻胶兼容,常用显影液为碱性溶液(如TMAH,四甲基氢氧化铵)。显影时间的控制对于图形精度至关重要,显影不足可能导致图形残留,而过度显影会使图形变形或损失。
硬烘(Hard Bake)
显影后,图形需进行硬烘,通常在120°C-150°C下进行。这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光刻胶图形的硬度和抗蚀性,确保其能承受后续的刻蚀或镀膜工艺。
二、常见的光刻胶选择方案
高分辨率工艺(<1 µm):选择高分辨率正胶,如AZ 5214E,适用于精密图形的定义。
厚膜工艺:选择负胶,如SU-8,可实现高深宽比结构和厚膜(10 µm-500 µm)图形。
干法刻蚀:选择具有良好抗蚀性的光刻胶,如SPR 220,以在深硅刻蚀中确保图形的稳定性。
透明器件:需要光透明度较高的光刻胶,如PMMA,可用于纳米压印光刻中。
选择合适的光刻胶和优化使用条件是MEMS工艺成功的关键步骤。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膜厚、分辨率、耐刻蚀性和光刻设备波长等因素。通过合理控制涂胶、曝光、显影和烘烤步骤,可以确保光刻胶的图形精度和稳定性,从而实现高质量的MEMS器件制造。
苏州原位芯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©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8093号-6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439号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