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 / EN
导航
资讯 公告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 > 资讯

微纳代工 | 光电器件常用基板/衬底(上篇)

发布时间:2024-08-21 09:05:33

衬底和基片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制造中起关键作用。衬底提供机械支撑和热稳定性,常用硅、蓝宝石等材料;基片则用于外延生长,要求表面质量和晶体结构一致,常用砷化镓、氮化镓等。两者在材料选择、物理性质、制造工艺和应用场景上有所区别。在半导体、光电子器件及传感器等领域,它们的选择直接影响器件性能。

 

什么是衬底?

 

衬底,英文称为Substrate,是指在各种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制造过程中,用来支撑薄膜、晶体和其他功能材料的基底材料。衬底不仅提供机械支撑,还必须满足器件制备过程中对热稳定性和电学性能的需求。在半导体领域,衬底通常由单晶材料制成,如硅(Si)、蓝宝石(AlO)、砷化镓(GaAs)等。

 

衬底材料的选择通常基于其机械强度、热稳定性和电学性质。具体而言:

  • 机械强度:衬底需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,以承载后续加工步骤中可能施加的压力和应力。例如,硅衬底因其优良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。

  • 热稳定性:在高温加工过程中,衬底材料必须保持稳定,不发生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。蓝宝石因其出色的热稳定性常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。

  • 电学性质:根据应用需求,衬底材料可能需要具有特定的电学性质,如低电阻率或高绝缘性。玻璃衬底因其良好的绝缘性能常用于显示器制造中。

 

常见的衬底材料包括:

 

  • 硅(Si:广泛用于微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制造。

  • 蓝宝石(AlO:常用于LED和其他光电子器件。

  • 玻璃:多用于显示器和一些传感器应用。

 

衬底的制造工艺

 

衬底的制造工艺直接影响其质量和成本。常见的制造方法包括:

  • 拉晶法(Czochralski法):通过旋转和提升单晶种子在熔融的原材料中生长单晶。该方法广泛用于生产高质量的硅晶圆。

  • 区熔法(Float-zone法):利用加热区熔的方法,从多晶材料中提取单晶材料。这种方法可以生产高纯度的硅,但成本较高,适用于高端应用。

 

衬底在半导体器件中的作用

 

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,衬底扮演了几个关键角色:

  • 支撑作用:为薄膜和其他活性层提供机械支撑。

  • 散热作用:通过有效的热导率,帮助器件散热,维持稳定的工作温度。

  • 电流通道的形成:在某些应用中,衬底材料本身也可以参与导电,如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中。

推荐文章MORE
  • 微纳加工平台现状和展望

    微纳加工

  • 微纳加工依靠MEMS发展而发展迅猛

    微纳加工

  • 微纳加工模式的好处

    微纳加工

  • 苏州原位芯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©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8093号-6 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439号  网站地图

  • 一键拨号

    业务咨询 小原

    13706139363

  • 在线留言